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情况的视察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1/6/17 10:39:43   点击数量:4153

饮水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和安居乐业,是我县建设“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饮用水水质和保供能力,确保我县居民喝上优质水、安全水,近日,县政协组织相关委员对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视察组一行实地察看了岱山县海水淡化厂、小高亭水库、小高亭水厂等,专题听取了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岱山分局负责人关于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进行了座谈,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紧跟岱山发展需求,服务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建设、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县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多源可持续供水,原水供应能力明显提升,目前我县已形成了“本地原水供应为主,大陆引水和海水淡化为辅”的海岛原水供应格局,原水保障能力明显加强。二是优化供水管网,打通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供水管理,形成了“城市和岛域网为主、联村局域网为辅、单岙单点网为补充”的终端供水网络体系。三是加强水源保护,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强化执法监管和水质监测,全域水质得到质的提升,公共供水水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毒理指标均未超标。

二、对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县饮用水提质及保供能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还不能较好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比如受地理位置影响,本地水资源短缺,随着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建设及大桥时代的到来,我县用水量出现大幅增长,日供水量持续攀升;水源水质不甚理想,水厂工艺有待提升;供水管道老旧漏损有待改善,供水管理亟需加强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加强水网建设,挖掘原水潜能

充分挖掘水源,提升本地水资源利用率。一是进一步优化联网联调体系,增加联网水库数量和可用原水总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二是增强水库供蓄调控能力。加高扩容磨心水库,使其库容由现状170万方提升至750万方,增强调蓄能力;并逐步实施其他饮用水水库的清淤扩容工作,增强水库供蓄调控能力,提高防汛防旱能力。

(二)推进分质供水,实现高质量饮用水

“优水优用、分质供水”是县委县镇府对全县供水的最新要求。一是建设高质量供水配套设施。建设岱北水厂、截洪沟等工程,将全县分为生活和工业两大供水系统,实现分质供水,最终实现老百姓“喝好水”的目标。二是提高总供水能力,为优质供水留足空间。规划本岛海水淡化新建工程,提升海水淡化能力。三是改造水厂工艺,提升供水品质。提标改造衢山四平水厂与长涂水厂,实现我县主要人口大岛深度水处理全覆盖,提升终端供水水质。四是加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按照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全县总体规划和供水专项规划,认真做好管网改造的实施计划和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在规定期限内改造完毕。五是探索运管模式,提高运行效益。如以委托运营或收购的方式将乡镇水厂及单村供水站交由第三方单位运营管护,提高渔农村供水服务水平。

(三)实施数字化改革,探索供水管理的“整体智治

一是优化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数字化手段,多源数据信息的汇聚和共享,实现河湖保护的数字化管理,巩固全域治水“模范生”成果。二是长效运行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打造重要饮用水水源和主要水厂进出水口自动监测体系,实现断面水质监测数据的实时获取,提高环境监测能力与效率。三是全面提升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应用。深入梳理供水全流程、全链条工作事项,构建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高效“监管+服务”工作体系。

(四)加强宣传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加强节水宣传,借助主流媒体、节水教育资源、自媒体等平台加强节水宣传,营造节水氛围,减轻供水压力;同时加强水源保护,进一步巩固提升治水成果,继续实施水源地综合治理、“美丽河湖”“五水共治”等工作,提升水源水质。

浙ICP备09009791号-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岱山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www.dszx.gov.cn
地址: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鱼山大道681号 Tel:0580-4470665 E-mail:dszx4471896@163.com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网乐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