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需要,是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宜居水平的具体举措。为推进这一民生实事加快落地生根,县政协围绕“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改善我县群众居住环境”召开了“请你来协商”专题政治协商会议。现把会议有关意见建议综述汇总如下:
问题一:现阶段,我县电梯加装工作刚刚起步,相关政策需加快制定,宣传引导力度要加大。
建议:
1.提高认识。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对于完善住宅使用功能、适应老龄化社会需求、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具有积极意义。有关部门要在思想认识上“更上一层楼”,抓住机遇、借鉴经验、大力推进,切实将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根据会议精神,做好相关项目的审批办理,补贴申请、安全监管等配套服务,让群众装得舒心,用得放心。
2.制定方案。行业主管部门邀请专业单位对城区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摸排,确定符合电梯加装的小区、楼栋。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城市经验做法,根据《舟山市关于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明确电梯加装基本原则、实施主体、加装条件、实施流程、资金筹集与补助、组织保障和后期运维等相关要求,为电梯加装工作做好顶层设计。
3.宣传引导。由有关部门牵头,通过多种手段,把政府推进这项工作的意义向广大群众说明白、讲清楚,解开群众心结,力求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对不符合电梯加装的小区、楼栋,及时告知对应社区、物业和业委会等负责人,在群众咨询的时候,可以明确答复和解释,避免居民产生误会。对符合加装条件的小区和楼栋,有关部门和乡镇要成立有关加装电梯统一思想方面的相关组织,在关键节点助推宣传工作。有关社区要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意识,将电梯加装工作纳入到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框架。从小区住户中招募熟悉小区情况、了解加装政策、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做思想工作经验和较高威信的人员,组建专业调解队伍,开展调解工作。政协委员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秉持民主协商的原则,参与小区业委会、属地社区和楼道业主的民主协商,要持续关注工作进展,切实加强民主监督和跟踪问效,推动协商成果落到实处,促成“加装”落地。
问题二:电梯加装涉及规划、住建、消防等多个部门,手续多而繁琐,申办流程需加快优化,便民服务需及时跟上。
建议:有关部门要在行政审批中心开设电梯加装“最多跑一次”窗口,实行一站式联合审批,让复杂流程简单化;有关乡镇、社区和电梯加装企业要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对业主牵头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全程帮助做好申请审批工作,并提供代办和一条龙服务,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有序加速推进。
问题三:将电梯加装工作与“旧改”结合,借势借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议:把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进行有机结合,在今年明确要改造提升的老旧住宅中,对符合电梯加装条件的楼栋,由住建部门牵头,统筹推进电梯加装涉及的基础开挖、管线迁移等工作,为后期推进电梯加装夯实基础。
问题四: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加装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建议:
1.增加资金来源。依据已经出台的“适老化改造补助”“困难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改造补助”等惠民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将家庭条件不宽裕的高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纳入政策范畴内。
2.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在先期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群众的接受度,认真论证研究,探索采用“共享电梯”模式,即由电梯加装企业出资代建并运行收费和维保。
问题五:理顺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合力,实现加装“破零”。
建议:
1.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构。成立由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具体职能部门和有关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全县电梯加装工作,定期听取电梯加装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电梯加装工作顺利开展。
2.完善工作激励机制。要切实加大既有住宅电梯加装考核力度,把电梯加装工作列入相关部门和乡镇岗位目标责任制中的加分项目,根据工作职能和难易程度确定加分标准。把各小区物业公司纳入全过程参与的部门,充分吸纳小区物业的各项意见,有效协调业主、业委会、及施工企业的关系,把物业公司配合政府推进电梯加装工作纳入《岱山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考核》体系中,给予一定程度的考评奖罚措施,进一步调动物业在推进这项工作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对参与电梯加装工作中成绩显著的社区、小区等相关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切实增强部门、乡镇、社区和物业公司等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汇聚起既有住宅电梯加装的强大工作合力。
3.加大法规贯彻力度。针对业主意见统一难问题,依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之规定,明确“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依法破解“一票否决”堵点。
问题六:打造样板,让居民直观体验加装电梯的效果,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建议:在前期勘测摸底基础上,尽快在县里公租房(人才公寓)区域设置一至两个不同房型通道的电梯,让群众参观、试乘。同时在最具改造条件的峰景弯一期和初步达成意向的其他小区先行试点,同步跟进。通过样板电梯宣传模式,消除群众特别是低层住户对电梯加装的矛盾心理,然后再通过邻里之情、小区之情,和谐沟通,全面推进电梯加装。
问题七: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保障后期监管服务。
建议:有关部门要超前谋划研究电梯加装后续管维工作,预先厘清业主、加装和维保企业、监管部门、物业公司之间责、权、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分摊电梯运行及维保费用。吸纳外地成功做法,结合我县已有经验,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积极推广电梯“保险+服务”的运维模式,发挥保险的风险管控能力,降低电梯运行风险,消除业主和维保单位因费用纠纷可能导致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