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我县环卫市场化运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4 16:35:13   点击数量:10360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卫管理工作在城市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为进一步创新城市环卫管理机制,促进环卫业务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卫作业水平,根据县政协年度工作安排,县政协农业与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对我县环卫市场化运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先后实地查看了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等场所的运行情况,详细了解当前我县环卫工作运作情况,听取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我县环卫市场化运作情况的汇报,并就目前存在以及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了看法,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区环卫作业及管理现状

我县城区环卫工作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负责,下辖岱山县清城保洁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为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全年总支出约为3000万元。

(一)城区环卫基本情况

作业范围:高亭城区155.9万平方米道路(包括32万平方米绿化带)保洁,45座公厕管理保洁,城区粪便无害化及生活垃圾处置,填埋场管理及渗滤液处置等。人员配备:县环卫处(清城保洁公司)共计351名职工,包括正式工40名和临时工311名。设施设备: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粪便处理场、餐厨垃圾处理场和建筑垃圾消纳场各1座,城区厕所45座、小便池1座,各类环卫机械作业车61辆。处置方式:城区餐厨垃圾由县环卫处负责用密闭式专业垃圾运输车运往定海团鸡山垃圾焚烧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环卫市场化开展现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卫市场化工作,自2018年起开始与环卫服务专业企业对接并组织人员赴杭州等地学习相关经验, 2019年又把推动城区环卫市场化运作列入了重点项目。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积极开展城区环卫市场化前期筹备工作,邀请第三方专业评估公司对环卫设施设备及各类环卫机械作业车辆进行登记和资产评估,对保洁范围和作业人员进行梳理核查,目前已完成环卫相关资产评估和市场化招标文件(初稿),制定完成《岱山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购买服务实施方案》(初稿)。

二、现有模式和市场化运作比较

现有环卫管理模式的弊端:一是资金压力难缓解。随着城市发展深入和城市品位提高,环卫保洁范围越来越广、标准越来越细、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管理成本加速上浮、环卫支出压力大增。同时,环卫行业对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要求较高,而环卫行业自身创收能力极其有限,使得环卫经费更为捉襟见肘。二是队伍建设难提升。环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而且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社会地位相对不高,因此人员招聘困难、保洁人员老龄化比例大使得作业风险加大(男60周岁、女50周岁以上比例较大,这部分人员根据政策规定无法参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进出频繁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管理困难且队伍稳定性不高。同时,由于人难招引出的录用人员素质不强、安全意识差等问题,还带来了作业过程中事故易发等隐患。三是工作效率难提高。环卫工作由于其自身特征,管干难分,同时承担着环卫作业和监督考核的职责,集裁判员和运动员于一身,导致工作中责、权、利界限混淆,环卫管理机制难突破、作业模式僵化,大大影响环卫工作效率的提高。

环卫市场化的优势:一是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参与环卫行业的投资和运营,促使企业不断增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专业和设备先进的优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二是使管理机制得到优化。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能力的企业承担环卫工作,打破管干不分的被动局面,使得政企分离,让政府职能转变到对环卫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和对环卫工作全局的调控上,大大提高环卫工作管理效能,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三是使环卫工作现有压力得到缓解。环卫工作当前最大难题是人难招、钱难找,而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是采用中标单位全包干模式,依靠市场化运作,改由中标单位具体负责招人及购买补充部分环卫设施设备并按合同要求承担维护费用,能适度减轻相关财政负担。

三、对我县实行环卫市场化运作的意见建议

(一)全面谋划管理体系建设。一是要防止角色缺位。保洁作业服务由第三方专业公司负责,但政府管理部门对环卫工作的管理不能松懈,不能在意识上存在甩手掌柜的想法。二是要防止标准、制度缺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匹配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如市场准入制度、企业保洁服务标准等,让参与的社会资本和企业严格按制度法规竞标,按标准服务。同时,要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如企业违约、人员过渡期社会稳定、自然灾害应对等方面的应急预案。三是要防止监管考核缺位。要建立完善针对企业作业的业务考核办法和细则,制定环境卫生质量、环卫作业规范、设施设备运维以及垃圾收运等环卫作业服务质量监管考核机制和推出市场约定机制,同时,充分利用高科技装备推动工作创新,广泛使用网络平台、监控系统等资源对作业质量进行实时监管,提高考核的科学性、权威性,有效推进环卫市场化良性运作。

(二)多途径保障环卫经费。一是要适度增加财政投入。县财政要将环卫经费足额纳入年度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解决环卫市场化过程中“钱”的后顾之忧。二是适当提高垃圾清运费。我县收取垃圾清运费有据可查是自1997年起每户36/年,而且存在难收漏收的情况,相对目前的人员工资、消费水平明显偏低,适度提高垃圾清运费完全可行,不仅能缓解经费压力,还能确保环卫市场化“稳给久安”。三是适时推行以奖代补方式。随着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和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环卫作业内容、区域和作业标准等将会不断充实,因此在制定招标方案时要留有补充余地,适度对环卫企业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提供资金补助或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三)充分整合各类环卫资源。一是要利用好现有设施设备。要提前对现有资产做明确定位,如中标企业对机械化作业车辆租赁或转让,垃圾转运站等基础设施如何使用维修管理等,可根据中标企业实力协商解决。二是要妥善安排好原有临聘人员。一方面可在竞标条件中,将优先安置现有临聘人员作为条件,确保稳步过渡,顺利交接,同时需规定招用的原有临聘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变动,防止企业钻空子。另一方面,要给原有临聘人员双向选择的自由,这样既能妥善安置原有临聘人员,又能避免因市场化带来的冲击。三是要探索建设新型巡查督查队伍。借助综合行政执法局其他执法巡查队伍,整合相关执法职能,实行一体化综合巡查模式,做到各类巡查全面覆盖,突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同时,充分整合市场化后空闲出来的在编人员并适当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等,成立专门的督查队伍,增强环卫督查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四是要推动本岛环卫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环卫市场化运作的大好机会,在条件成熟时,及时推进本岛环卫城乡一体化建设,最大化发挥大型环卫企业优势,节约运行成本。同时,要改变小区外围各扫一半,人行道各自清扫的局面,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治理格局。

(四)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借助主流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环卫政策、规定,切实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鼓励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维护与管理,形成人人参与、支持、关心的良好氛围。加大对环卫企业亮点和优秀环卫工作者的宣传报道,争取社会对环卫更多的关注,促进环卫企业形成强大的内在合力,增强工作动力。


浙ICP备09009791号-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岱山县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 www.dszx.gov.cn
地址: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鱼山大道681号 Tel:0580-4470665 E-mail:dszx4471896@163.com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网乐科技

浙公网安备 33092102000155号